百书斋 > 八五后青春 > 第二十六章 被洗脑了

第二十六章 被洗脑了


  我已经不记得我在这里几天了。[燃^文^书库][www].[774][buy].[com]比·奇·中·文·网·首在这几天里,我的情绪波动非常大。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开始痴迷曾经那么排斥的东西。

  就像敏敏说的那样:‘当你了解了这个行业,你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的’‘善意的欺骗骗一次,值得’。

  天哪。我脑子里进浆糊了吗。

  在见伞尖那天,我不仅见到了传说中的银行行长,航空公司老总,还见到了一航空公司的小三---邓紫佳。

  在见邓紫佳之前,我几乎相信了他们编造的谎言,并我我已经决定加入他们了。

  直到见到邓紫佳,我才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们编造出来的一出戏。他们费这么大周折,只是在为我洗脑,他们只是想让我留下来做他们的下线。然后再让我发展更多的下线。

  夏一与敏敏陪着我在小区门口等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接到电话,伞尖才送走了来拜访的‘国内外洽谈生意的友人’。

  为了跟身份相称,伞尖租住的公寓,无论是小区环境还是屋内设施,都要比其余几个校领导高档豪华一些。

  在‘伞尖’居住的小区内,我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象,小区内停的车,车牌号有苏A、鲁E、粤S、渝G等等,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远的甚至有海南、广西、青海等地的车牌。

  “你看那么远的人都来这里拜访我们伞尖!”夏一有意无意的向我展示这个行业的魅力。

  我知道我马上就要见到伞尖了。如果这次我信了他,我就彻底被洗脑了。我心里还是忍不住忐忑急了。

  按照一般的流程,在“跟进”之后,伞尖往往要对新人进行“结案”,即促成新人加入这个行业。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随后与伞尖的交谈中,迎接我的不是鼓励,而是迎头一盆冷水。

  伞尖年龄也不大,四十五岁,有着啤酒肚,有着长寿眉,看上去很祥和。但说起话来声音却格外洪亮有力。很有一种震慑力。他说自己是厦航退休的机长,在飞机上见过各种各样的人物。有着各种各样的经历。

  他还说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社会经验少,但心气往往很高。所以很容易被坏人抓住把柄。

  我觉得他说的话很实在。很对。

  他没有继续说别的。在客套完了以后,伞尖忽然把一套光碟放进VCD里,让我看。

  我不明所以然。但是因为我知道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课,所以还是很认真的看了。

  那个光盘刻录的是是2008年11月电视台的一期节目《警惕传销新变种》,讲的正是打击传销。

  “电视里说要交六万九千八,加入我们也要交这么多钱,那我们是不是所谓的传销新变种呢?”伞尖气场远比夏一强。

  他说完瞪了我一眼,我的心跟着他瞪来的目光忽悠了一下,我没有回答他的问话。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让我看这个,也算出于好奇,我继续往下看。

  一边看视频,伞尖一边适时地定格某个画面,并配以讲解:“你听,读搜查证日期时,怎么没有月份?报传销人员年龄时这警察语无伦次,还有性别,你数数,一个男的,两个,三个```明明是十九个男的,二十四个女的,他们却说只有十七个男的,二十四个女的,这不是少了两个吗?他们瞎吗?小学没毕业数不清数吗?”

  伞尖指着这段录像找了好几处‘错误’。我也确信这样的错误警察不可能会犯。因为这些都是低级错误。

  对此,伞尖解释说:国家要把来大连参与资本运作的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量,因为瓦房店现在很多地方的房子还没有盖好,不能一下子容纳太多的人。

  想了想这几天看到的瓦房店,这里确实有许多新建的小区并未完工。我对伞尖点了点头。

  “放这样的片子不怕把来投奔你们的人都吓跑了吗?他们万一真信是传销呢?”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问伞尖。

  “中国最不缺的是人。我们这里需要的是有胆识、有魄力的人,那种看个新闻节目就怕得要死的人,你认为他在传统行业能混得好吗?”伞尖朗声说道。

  我觉得伞尖的话似乎有几分道理。于是说肯定混不好。

  伞尖满意的笑了笑,他说你觉得我说的话是骗人的吗?

  我摇摇头。伞尖的每句话都是实话。

  伞尖点点头,开始劝我:“年轻人,不是我打击你。你太年轻了,你也许吃不了这行的苦。我们也不强迫你加入。没有胆量,没有气魄,队伍里多一个吃白饭的,我们还亏呢。”

  伞尖有意无意的劝我别做这一行。原来,伞尖这堂课是为了培养我具备一定抗“负面调控”风险的能力。

  洗脑进行到这里,我几乎分不清是非了。伞尖问我要不要一起发财,我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竟然说了一个想。

  伞尖拍着我的肩膀说:好,这才是一个男子汉该有的气魄。胆小的人还是趁早滚回家老老实实种地去吧。

  后来伞尖便让夏一带我去见他的情人。说要想入伙,先去他情人那里报名。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演伞尖情人的那个人是邓紫佳,我也不知道邓紫佳是不是像我一样被洗脑了。

  当我后来见到邓紫佳的时候,邓紫佳悄悄把所有的一切告诉我的时候,我才从那一场发财梦中醒来。邓紫佳告诉我说这是一场精心编造的洗脑骗局。

  最高明的骗局不是九句真话掺一句假话,而是十句都是真话,合在一起便成了骗话。

  夏一在带我去报名的一路上,以为我已经被洗脑成功。她开始向我传授预约新人,发展业务的基本要素。

  她说新人在考察行业几天后,如果表现得比较认同的话,往往会出现激动亢奋的心理状态,这时候推荐人和业务员一定要想办法让新人保持冷静,特别是要告诫新人在跟家人、朋友联络时,只打报平安的电话,不要谈行业里的半点儿事,以免破坏市场。

  敏敏还格外提醒我,跟家里借钱时一定要保密。

  一路上,我忐忑急了。我虽然知道报了名自己会像他们一样去骗人,但想到那些有钱人住豪宅、开名车,我竟然抑制不住想发大财的幻想。

  那时候我自己都在想:看来我已经被洗脑成功了。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21/21447/4628307.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