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国之大贼 > 第八十二章 遵守规则

第八十二章 遵守规则


  一九零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中国第599章团身后的第599章团,会采取以守代攻的策略。

  也就是说,杨打鬼会干掉基伶斯基所有的救兵之后,活活的困死这五十万俄国人!

  针对这一策略。日本方面认为俄国人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施特塞尔的部队调入库伦,加强库伦的守备力量,把兵力由三个战场集中于两个战场,只有这样才有翻身的希望。

  其他国家发表了意见也就是发表了,就像看一出戏的时候那戏还没有进入精彩,下面的看客们指点两下罢了。日本则不一样,他们把模拟会议开玩之后,居然还发了一份给中国方面,说是给杨小林作战的时候留作参考意见。

  小日本这个举动充分的体现了大和民族的狭隘。假如中国方面真的这个战略打赢了。或者是俄国人用他们这个战略翻身了,日本人都会为自己感觉到高兴的。

  当这份日本人模拟作战计划通过北京传到杨小林手上的时候。杨司令看过一眼之后就扔在一边:“我就说过,小日本永远是我们最大的敌人!看见没有,他们在万里之外把咱们战术布置猜了一个**不离十。而且俄国人要是真的把施特塞尔的部队调入库伦,咱们还真麻烦!”

  蔡锷拿起来看了一遍,然后笑道:“不错,日本人也知道我们最终会采取困死基伶斯基的办法。可惜了,他们猜透了我们战略却猜不透我们的战术。我想他们一定是认为施特萨尔的部队在野外,阿克波利尔在城内,所以我们一定会先歼灭施特萨尔。这一仗要是让日本人来打也是输,因为当他们发觉到我们首先要攻击的是库伦的时候,一定会大吃一惊。”

  杨小林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张作霖那里的战况怎么样?”

  蔡锷说道:“打的很苦,基伶斯基是拼命的往前冲,而阿克波利尔是死命救援。加上张司令他们没有携带重型火力,也没有坚固的阵地依靠,今天一天的伤亡就超过了五千人。”

  杨小林听了这个伤亡数字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手指指了蔡锷一下,轻轻的晃动着,示意这个不是自己想听到的。

  蔡锷马上说道:“目前我们的部队已经在库伦南部全线展开,俄国人之所以攻的这么凶,就是因为他们的去路已经被彻底切断。”

  杨小林点点头:“好,非常好。段将军,”

  段祺瑞马上站起来:“在。”

  “第二方面军必须再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在后天下午对基伶斯基的兵团的后方发起攻击。”

  “是!”

  “松坡,再发的电报给载涛,他的任务不光是看住基伶斯基的侧翼,防止俄国大军忽然转向,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盯住施特塞尔身边那十万俄国部队!不能让他们跑了。”

  “是。”

  杨小林说完之后眼睛闭了一下,他的战术布置就是这样的粗燥,他只告诉手下的将军他想让他们干什么。至于怎么干,他就不管了。

  眼睛再睁开的时候杨小林的目光放在了段祺瑞的身上:“段将军,后天就是元年庆典的日子,库伦那边有什么消息么?”

  段祺瑞马上说道:“司令。俄国人现在对库伦的封锁很严,联系不太方便。不过张勋在以前说过,要在元年的庆典的那天干一桩大事,我想他会有所行动的。”

  杨小林的手指在桌子上敲击了几下,他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张勋的身上,但那是一个机会,他同样不会放弃。

  “松坡,联系一下吴佩孚,让突击队这两天往库伦纵深尽量的靠近。一旦张勋真的做出什么事情来,我们也能最快速度的做出配合。”

  “是。”

  蔡锷应了一声,随即准备去试试能不能联系上突击队。就在这个时候话务员却站了起来:“报告司令,第一方面军张司令来电。”

  蔡锷过去把电报接了过来,一边走一边看了一遍:“司令,俄国方面派人找到第一方面军,要求马上建立非交战区,并且希望我们能允许承认,这是他们的条件。”

  多姆力克莎娃做的非常不错,最少从俄国方面提的几个条件来看。她尽力了。她把非交战区的规模设定在三十平方公里的范围,而且就在库伦北面一点的位置上。这不光让俄国人进入那个区域非常方便,也能保护更多的人。

  对于进入非交战区的对象她也耍了一个小聪明,一般这样的谈判中都会说明,那里保护的是“非军事作战人员”,但是多姆力克莎娃用的字眼是“保护可能受到战争伤害的有关人员。”

  这个字眼的改动意味着什么杨小林自然是知道的,杨司令说自己对政治和外交不懂只是一个托词,是他没兴趣去懂。就像他看出来这个小把戏去懒得去纠缠一样。

  他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非交战区?不知道俄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他们忘记了杨打鬼是谁么?杨小林这一次出兵蒙古的时候就想的很清楚。那些俄**人也许在合适的时候还有走进战俘营的机会,但是所有踏入这片土地的俄国平民。都要死!

  为什么?

  因为杨小林要遵守规则。

  他们在东北的时候曾经想过让老百姓能置身于战争之外,好几次和俄国人的对战义勇军都没有把枪口对准生活在东北的俄国人。甚至有的时候为了不让中国人的排外情绪伤害到生活在那里的俄国商人,他们还刻意的去给俄国人一定的保护。

  如果老毛子能遵守这样的规则的话。现在双方根本没有谈什么非交战区的必要。

  可惜了,杨司令的规则显然老毛子不太满意,所以他们自己制定了一个规则。当俄国人把枪口对准了新宾小学的时候,当他们说那些拿着弹弓的孩子是武装人员的时候,这话杨小林记住了。

  当时他什么都没说。没抗议,没辩白,没有到处去喊冤。他只是记住了俄国人标准,俄国人对武装人员的标准!

  “答应他们。这是袁总统在北京谈好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告诉张作霖,条件可以让俄国人随便开,我们唯一的标准是,非交战区不能保护武装人员。”

  这一天只是军事专家们发表自己对战争看法的一天,因为战争刚刚开始,中国人和俄国人的战略布局都处在一种完善的阶段,没有那种人拍手叫绝的妙招。

  唯一抢眼的新闻就是一个并不出名的俄国女人在战火烧起的时候前往中国部队军营谈判,她拿出中俄双方在北京达成的协议,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第一方面司令官张作霖那里得到了承诺,俄国人可以在库伦北部建立非军事区,面积三十平方公里。

  中国方面承诺自己不会拿片区域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最后那个女人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居然还让张作霖放宽了俄国人进入非交战区的条件。

  “保护可能受到战争伤害的有关人员。”

  这个条件那些西方国家真的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会答应。是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个字眼还是杨打鬼觉得大局已定?或者是中国人在表现他们的豁达?如果是想表现豁达的话,那么这一次中国可能要失望了。

  西方的报纸都是对这个叫多姆力克莎娃的俄国女人大加赞扬,说她在血雨腥风中为很多人找到了一片躲避战火的岛屿。甚至连德国和奥匈的报纸上也说,这个俄国女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诠释了人性。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4/14293/4833560.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