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狂想之三国 > 143 攘外必先安内

143 攘外必先安内


  143,攘外必先安内

  ---

  蒋武半推半就的答应了联盟,就达到了战略效果,就是不被围攻的不利局面,也有连横的效果,这是对目前局势的不确定的一种保护措施,正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吃,地盘也要一块一块打,这是稳扎稳打,打下一块治理一块,能够稳固内部,比较稳健。

  这也是蒋武明白欲速则不达的真理,历史上的袁绍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在河北还没有彻底消化的情况下,贸然与曹操决战,虽然还有其他原因,但是,至少在战略上输了一筹。

  接下来,蒋武与众人商量之后,开始按部就班的提升实力,特别是招募、训练军队乃是首要急务,其次还是情报的搜集与应对,

  数天之后,就接到前方情报,原来曹操率领偏师准备绕道河内郡,随从的有王匡、韩馥、张扬;如此一来,堵在虎牢关下的诸侯还有袁绍、刘岱、张邈、张超、乔瑁、鲍信、公孙瓒、以及刘备,其中西凉太守马腾只是凑个名而已,是不可能来会盟的,

  而曹操确实是能力出众,仅凭不到五万兵马,一个突袭,出其不意之下,占领了洛阳北面的黄河渡口孟津,此地距离洛阳只有不到五十里,中间只有一个偃师位于偏南的位置,可谓兵临城下,另外,从地理上看,已经到了虎牢关的背后,可以说是时刻威胁着西凉军的退路,从而在战略态势上彻底占据了主动,

  不过,曹操没有再进一步南下占领小城偃师,这也是考虑到其兵力不足,怕守不住此城,怕被两面夹击被围困,自然不敢冒险,

  然而一些小动作还是可以完成,派出骑兵四处宣扬,有点草木皆兵的意味,另外联系洛阳城内百官,造成风雨欲来的态势,来动摇西凉军的军心士气!

  果然奏效,董卓吓得不轻,找来李儒商量对策,到了这时,李儒认为形势相当危险,大势已去,还是撤退往长安为好,董卓自然采纳,

  如此,命令虎牢大军回撤,并派出大将徐荣率领三万大军占领偃师,保证退路,作为断后,

  此时此刻,董卓凶性彻底爆发,开始纵容士卒扫荡全城,劫掠一翻,装了百车的金银珠宝开始西运,并且压迫百官西迁,稍有反抗都是格杀勿论,洛阳城再经历一次洗劫,百姓四处逃散,

  吕布得到命令也是大惊,赶紧下令,急速退往洛阳,一到洛阳,只见全城大火熊熊,浓烟遮天,明白董卓已经带着皇帝先一步走了,吕布无奈之下,只有绕城而走,

  而联军也是明白西凉军野战的厉害,加上穷寇莫追的常识,不敢紧追,只是尾随接受了一座座城池,最终再一次汇聚在了洛阳,然后开始充当救火队员,而袁绍等诸侯首脑开始在城外帐中饮酒欢庆胜利了,全然不顾后续的军情紧急,

  曹操看到这个情况,发了一通脾气,就亲率本部万余去追,结果中了徐荣的埋伏,差点被杀,等到收拢残兵,只剩下五千回到洛阳,如此又受到诸侯嘲笑,

  曹操立即向袁绍建议再次出兵追击,曹操认为西凉军胜了一场之后,一定防守松懈,此时去追,可以稳胜,结果袁绍不知是惧怕、还是已经沉醉在虚幻的胜利里面而未听,曹操终于看出袁绍的本意,就是不敢再战,那么讨董联盟就名存实亡,已经毫无意义,一气之下,说了一句耻之为伍,就独自率军东去,算是脱离了联盟,

  到了这时,诸侯之中也有明智者,明白联盟已经到头,开始寻找理由撤军,代表人物乃是公孙瓒,他是急啊,深怕幽州牧刘虞夺取他的老巢,那是一刻也不愿停留,如此率领白马义从与刘备兄弟火速北退而去;

  不过,其中也有人怀有另外的心思,就是兖州牧刘岱,他心想,既然讨董无法继续,那么不如来解决袁术强夺其兄弟刘繇的豫州牧问题,想要盟主袁绍给个说法,是否出兵讨伐?

  此言一出,剩余的一些诸侯如张扬、王匡、韩馥,就找到了撤兵的理由,认为他们无需担负这样的义务,也不想平白得罪别人,于是纷纷撤军,如此,就只留下了兖州的几路诸侯与盟主袁绍,

  袁绍乃是一个虚荣心较强的人,眼看着盟主之位就这样不保,心里就很不舒服,于是采取拖延战术说要考虑一晚,然后立即与麾下谋士商量对策,

  结果几个谋士吵作一团,意见无法统一,最后还是从小的玩伴许攸看出了袁绍的心思,建议同意刘岱的请求,好处么有几点:首先是维持盟主的宝座,抓住了大义的旗帜,来讨伐反叛者;其二是可以乘机搜刮别人的粮草来养兵,再说,要交战还不是要听从盟主号令,让别人冲锋在前,作为盟主当然要稳坐中央,可以说冠冕堂皇的保存实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袁家家主之位,必须夺取回来,不管是靠大势压迫、还是直接交战击败袁术都是可以选择,从而乘机削弱袁术的实力,总之,这是明显的公私两遍、一石二鸟的好计,何乐而不为呢?

  袁绍大喜,立即拍板同意,然后第二天,召集其余诸侯,表情威严的说出了一番理直气壮的大道理,并且威胁道,不管是谁,若是不听盟主号令,将受到严厉打击,顿时震慑住几个小诸侯,刘岱是大喜过望,立即出列表示赞成,

  不过,乔瑁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认为造成袁术夺取豫州的起因乃是荆州牧蒋武的偷袭南阳所致,从而把蒋武归类为董卓一党,那么就是讨董的延续,所以认为应该先讨伐荆州为上,

  刘岱听了大急,出言反对说,这是节外生枝,他荆州牧收回南阳还是有道理的,但是你袁术夺取豫州完全是起内讧,更加的可恶,再说了,攘外必先安内,所以还是极力唆使讨伐袁术,

  袁绍开始迟疑,眼神向着谋士,只见他们纷纷点头,立即会意了之前的计谋不可更改,此时灵光一闪,心里得意的想到了荆州既然曾经击败了袁术,两者已经交恶,正好可以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确是一个不错的潜在盟友,可以从旁监视其认为的最大的对手兄弟袁术,

  于是同意了刘岱的建议,不过也不可冷了诸侯之心,就表示解决了袁术再讨伐荆州,如此勉强统一了意见,然后下令大军开拔,绕道陈留郡,向南前往颍川。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36/136805/716095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