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狂想之三国 > 57 鱼儿上钩了

57 鱼儿上钩了


  57,鱼儿上钩了---感谢好友“天尘空寂”的连续打赏!!

  ---

  如此双方都是非常的满意,愉快的道别,各自归去。

  蒋武看着身边三人的情况,都是凝眉沉思,心不在焉,看来这次比武真是有所得。

  “如何,此次练习,可有收获?”

  裴初看过来,说,“主公,这个后发制人还真是有点难啊。”

  “是啊,要判断清楚敌方的招式,这个时机有点难以掌握啊。”周仓点头,一脸同感。

  黄忠境界已经达到,所以体会不同,“呵呵,确实难了点,那个时机不太容易抓住,关键是敌方的招式不可能每次都一样,所以机会随时变化,就增加难度了;不过也有好处,就是只顾防守的话比较省力,所以最后,他们三人都已经乏力了,力量下降很快,而我们却还是保持初始状态,比较轻松的缘故。”

  裴初一想,“有理,喔~,确实如此。”

  周仓也会意,“原来主公的目的是这个啊!我明白了。”

  蒋武满意的点头,明白就好,笑着说,“好,你们领会了就好,这个就是后发制人的真正好处。”

  “为了更好的理解此点,需要对比的讲一下先发制人。”

  “先发制人就是一上来就抓住先手,采取主动,如此就压制住对手,从中寻找敌方弱点,从而击败之;如此,就必须是大招先发,那么消耗体力就很大,所以无法持久,这个是弱点。”

  “可是这种情况,只有再碰到更厉害的对手的时候才会出现,毕竟弱小的肯定是被击杀了,而实力相当的么,被一记大招砸下来,也是消耗很多,即使没有击败,也无大碍,”

  “碰到更强的对手,就毫无作用,至多拖延时间而已,从这点看,先发制人只对弱小者有效。”

  “哦,原来如此,这就是主公要我们学习后发制人的原因吗?”三人此时会意到这点。

  蒋武点头,“其实一切的争斗,都是你死我活为目的,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或者说,一切以活下去为条件,只有活着,才有未来,才有希望。”

  “所以,面对更强的敌人的时候,可以采取防守也是不错,借以消耗敌方的实力,等到敌人体力下降,招式就可能露出破绽,再反击的话,有那么一丝机会反败为胜,这是唯一的可能!”

  以弱胜强,是很难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策略、计谋,合理的分配体力是关键,是先决条件。

  “我等明白了。”

  “呵呵,其实还有一个目的,以后到了战场上,往往要战斗一天,怎么合理的分配体力,也是关键,兵法上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这是要考虑到的,这是战略上的准备,必须充分。”

  “主公英明。”

  众人会合廖化之后,回到山庄。

  既然已经达成协议,那么蒋武就开始准备控制未来的地盘,如此一来,医馆就必须迁移,

  与华佗商量之后,采取分步走的策略,先把宛城的医馆逐渐缩小规模,而众人逐渐转移出去,留下几个前来拜华佗为师的新弟子留守,这样影响就小,可以有个过渡。

  初步先转移到宛城西南二百里的穰县,此城地理位置也是很关键,乃是陆路联系宛城与襄阳的中间点,与新野的水路中间点,整体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分布,穰县位于西边顶端,而新野位于底边的中点,而两城东西相距百里,有一条湍水相连,穰县位于湍水南岸。

  等穰县的医馆建立之后,又按照计划,派人前往襄阳建立新的未来同仁堂本部,最后决定由彭国、李珰带领五个男弟子前往负责,华佗、吴普与四个女弟子留下来,

  而山庄也开始寻找新地点,最后在穰县西南十里,找到一个低矮山丘,重新建立,而那些药农,已经初步加入山庄势力,多数跟随撤离;其中铁头一家自然也是跟随,又加入了木匠阿牛一伙数人,

  总之,能带走的尽量不留,当然了,蒋武的两个布包是华佗全权负责。

  宛城已经是一个空架子,将来的双方交战之地,将会非常混乱危险,人都有趋利避害之心,这是人之常情。

  如此事物繁忙,一切初步完成时,已经过了一个月,到了三月,天气开始转暖,大地开始复苏,小动物结束了冬眠,开始活跃,这对所有人来说,希望出现了,

  这正好是蒋武来到异世整整一年,好像回到了原点,一切从头再来,不过已经是轻车熟路,心态已经稳定,前途已经显现,实力已经大增,目标近在眼前。

  蒋武还不知道,有两个中年人,穿着儒雅,干净整洁,正是阳翟的两个师兄弟,为了求医而来。

  此时已经相距半年时间,师兄在怀疑的前提下,经过师弟的多方求证,终于确定华佗乃是一个真正的名医,而且医德高尚,这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检验的,

  时间证明,华佗的名声更加的崇高了,进一步被称为了医仙,已经是无可辩驳,无法否认,在师弟的再三催促下,师兄终于压下了最后的疑虑,决定一试,所以结伴前来宛城;

  到达之后,先是被医馆的规模与各种新奇的设计所惊,然后看到了大堂里面、墙上挂着的无数锦旗,如此,彻底信服,师兄心中终于升起了希望,

  然而一问,得到医馆因为需要搬迁的不利消息,华佗已经离开了,无奈之下,只有打听之下,继续紧追,来到了穰县,终于见到了华佗。

  华佗坐在椅子上,眼睛微眯,左手捋着青须,而右手摸着脉,手指交替下压,弹琴似的,表现的是在仔细诊脉,不时还点头,一会还摇头,好像是碰到了难题,比较棘手的样子,

  华佗心里可是想着:主公曾经交代,碰到那些文士、猛士前来瞧病,必须弄清楚情报,尽量拖延时间,然后汇报给主公知晓,这是为了招募他们做准备;这不,就来了两个。

  站在后面的师弟看着是急啊,就出言询问,“神医,我师兄的病情如何,可有的治?”

  “师弟~,不要催促,”师兄出言阻止,然后轻声对华佗说,“神医,不要理他,您仔细看,我不急。”

  华佗睁开双眼看过来,乘机问到,“哦,原来你们两个是师兄弟啊,是哪里人氏啊?”

  师兄弟对视一眼,有点疑惑,问到,“呃~,神医,这个与病情有关吗?”

  “关系不大,但是,有些病就是与地理位置有关,比如山区的可能与毒虫接触多,就要另外考虑,所以么,还是要稍微问一下,算是排除一些病症,有助于诊断。”

  华佗是脸不红心不跳的,一脸严肃,巧舌如簧,轻易的利用专业知识蒙混过去了,毫无破绽。

  “哦,我乃是颍川阳翟人。”只有回答了。

  华佗眉头一挑,想着,主公不是在颍川郡绕了一圈么,而且还特意关照过,若是颍川来人的话,不管是谁,一定要留下来,这是命令的口气了;

  接下来,华佗又仔细询问了、自发病开始,所发生的一切,那是详细非常,各种症状仔细探究,辨别,终于结束问诊;

  最后,“这位先生,您怎么称呼?”

  “呃,我名叫戏杰,字志才。”

  “原来是戏先生,经过我的初步诊断,已经有了眉目,但是,此病已经迁延多时了,已经较为严重,比较难治。”

  “啊~,华神医,你可要想想办法啊,我们可是远道而来,这可是敬重您的名声啊,拜托了。”师弟有点焦急的脸色。

  “师弟,别急,华神医说是难治,不是说明还是可以治的嘛,我都不急,你不要插话,打乱神医思路。”师兄本人却抓住了关键,比较冷静。

  华佗看在眼里,对这个师兄比较佩服,真是镇定而心细,肯定是大才了,更加的重视了;

  “恩,戏先生猜测很准,此病还是可以治愈,不过么,比较困难,疗程上要拖延很长时间,恐怕数年都有可能,但是,此病非常严重,可能会产生很多并发症,必须及时处理,时时关注,否则可能前功尽弃,病入膏肓啊!唉!”

  两人都是大惊,太严重了,语气急切,“请神医想想办法,您医术超神,一定可以的,求你了。”

  “这个么,确实是有办法,就是住院了,可是你乃是外地人,长时间不归,我也不好开口啊。”

  “呃,这个~。”师兄犹豫了。

  “师兄,你看咋办?”

  “华神医,不知我得的是什么病?”

  “此乃痨病,已经是深入脏腑,所以,经常引起的咯血,容易窒息而死,而治疗效果也不是很好,还要饮食方面的特殊注意,而你的病症,已经进入了后期,再也不可拖延,总之是非常的麻烦,若是一般的医者,恐怕已经无能为力了,即使配药,也只是对症减轻痛苦,即使是我,也把握不大,需要谨慎,然后密切观察之下,逐步了解此病特性,再逐步控制之下,要看疗效,也不敢一定打保票啊!”

  “啊~~!”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36/136805/7160873.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