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狂想之三国 > 17 汉代医疗改革!

17 汉代医疗改革!


  17,汉代医疗改革!

  ---

  只见房间里病人很少,显得宽敞了不少,彭国站起行礼问好,蒋武挥手随意,稍微说了几句,就以不打扰为由出去了。

  蒋武回到自己房内躺着休息,开始思考今天碰到的问题。

  首先确定,被发现了,而且是黄巾,这个势力很大,虽然,还没有敌对的迹象,但也不能因此放松。

  现在就是短发这个问题,其他方面问题不大,已经解决;如此想来,真是多亏了华佗的衣服了,否则穿着迷彩服是如此显眼,真是幸运。

  还有,就是那个伞包必须藏好,这个要找华佗,反正他是看见的,让他藏起来;而其他东西,也不可随便使用。

  于是拿出背包,整理起来;其中的头盔、护目镜、望远镜、水壶这些比较大的,还是藏起来;迷彩服也是不能穿的;其他衣服是单色的,就是款式不同,目前不能穿,以后看情况。

  最后剩下,手表、匕首、皮带、指南针、打火机,都是小件,都是无妨,而且这些也是实用品,可以带在身上。

  舒了口气,接下来,就是不能随便到人多的地方去了,不过,可以带一个帽子,遮掩一下,嗯,华佗有个斗笠,正好用到,如此就解决了短发的问题,或者扎个髻也可以,不知道短了行不行。

  仔细思考,没有其他漏洞,又想起医馆的事,真是混乱,可以改进一下,模仿现代医院即可,可是很多东西都没有,比如纸,那么如何使用处方?这个是问题。

  接着又想明日要去城外,解决一群人的食物问题,这个有了一些考虑,现在是夏季,动物多,可以打猎,短期内没问题,如此放心了,心情放松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传来了呼喊,吃饭的声音,蒋武这才注意到已经黄昏了,于是走了出来。

  来到前厅,已经没有病人,问到,“所有病人都看完了吗?”

  “没有,”华佗疲惫的答道,继续解释,“到了黄昏,看不清,所以就停下来,于是,病人都回去了,只有明天再来。”

  “哦,原来如此。那么吃饭吧。”

  “主公请上座。”

  于是众人边吃边说话。

  “元化,看你累的不轻啊。”

  “多谢主公关心,还可以。”华佗会心一笑,轻捋胡须,很是满足的样子,看来真是悬壶济世,真正的名医风范。

  蒋武乘机建议道,“其实你没必要如此的累,只要适当安排,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众人都疑惑,也有些好奇,华佗反应就剧烈的多,因为知道师父乃是能人,肯定有好办法了,立即问,

  “主公有什么好主意,快告诉我。”

  蒋武笑着说,“也没什么高深的,就是一些安排,可以提高效率而已。”

  “主公快讲,我等洗耳恭听。”吴普立即插嘴,也是很有兴趣。其他人也停下来看过来。

  “我回来的时候,看了一遍,感觉很混乱,忙的是很忙,空的很空,不协调,这就是配合不合理所致,只要稍微改造,就可以成倍提高效率,那么,就可以看更多的病人了,这样对双方都有利。”蒋武自信的说出口。

  “主公就直接讲吧,要是真的好,就听主公安排。”

  “好吧,我是这样想的,你们三个弟子,留一个在药房,这是必须的;接下来就不一样了,剩下两个就看病。”

  “呃~,主公,这样不行啊,病人都是冲着老师来的,很少会主动找我们看病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很空的原因了,要是再多一个,反而会更加空的,而老师那里就更忙啦!行不通的!”彭国立即出言反对,而且理由也算合理。

  “呵呵,别急,等我说完。”

  “樊阿,听主公的,怎么可以没有规矩!”华佗斥道。

  “好了,小事,你们继续听,我的安排就是,元化先不看病了,而是在两人身后把好关;如哪个弟子遇到看不了的病,或者无法诊断的时候,或者不会用药之类的各种难题,才由元化出面,这样一来,元化就相当轻松了。”

  就是筛选了,先给弟子看,一般多数都是简单的小病,就解决了,碰到少数疑难杂症,再由华佗出面解决,这样就轻松了。

  众人大喜,纷纷起身行礼,“主公大才,此策甚好,呵呵,明日开始就这么办。”

  蒋武挥手让众人坐下,继续说,“这样做有几个好处,首先,就是元化不那么累了,大多数事物都交给了弟子处理,再者,变相培养了弟子的能力,最后,在求教的过程中,总要讲解吧,又是一次深刻的传授医术的过程,便于总结经验,更快的提高医术能力。”

  “主公太厉害啦,我等很是期待明日效果了,哈哈。”

  “呵呵,不过么,大厅里要做一些布置,这点应该很简单,只要把房间拦成前后两半,中间放两个几案,两个弟子一人一个,元化坐在身后即可。”

  “可以。”

  “如此安排的话,我估计可以快一倍以上,若是以前一天可以看一百个病人的话,以后就是两百啦,呵呵,效率提高一倍!”

  “啊~,这么多!”

  “有道理啊!”

  蒋武挥手示意还有话说,“今天看病人很乱,这个可以做一些安排,或者立一个规矩,使得井然有序!”

  “主公快说。”

  “不是有了四个女弟子,正好利用。”

  四个女孩在一旁听着,也不说话,这回提到她们,有些惊讶,“主上请说,我等一定配合。”

  于是蒋武详细的讲了一套护士的工作,有点像礼仪小姐,总之是引导工作,指挥病人按次序看病,防止混乱,然后带着病人取药之类,直到离开,很是全面周到。众人听的很仔细,完全是理解的,而且很合理,所以都同意。

  “主公大才,我等佩服!”

  “呵呵,还有一些小建议,比如,统一衣服,都穿白色的衣服,最好做成袍子。”

  于是把白大褂的样子说一下,当然还是保留汉服的对襟样子,毕竟没有纽扣啊,将就一下。

  “白色看着干净,给人清爽的感觉,附合医者的形象!”

  “主公所言有理。”

  “还有,给医馆起个名字。挂一个牌匾在门上,这样有利于名声的传播,病人就会更多。”

  “哦,主公,叫什么名字好呢?”

  “呵呵,就叫同仁堂!或者华医馆,你们觉得哪个好。”算是拿来主义。

  “同仁堂!名字真好,主公,有什么寓意吗?”华佗问到。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怎样。”

  “太好了,真是好名字。就用这个吧,毕竟医馆属于大家。”华佗拍板决定,众人都同意。

  “还有,就是把这个大厅弄的大一些,可以把几间房间打通,形成一个大堂,这样才符合同仁堂的名字。”

  即是所有人都在一间大堂里了,甚至可以包括药房,如此至少三个房间,便于互相交流有事呼喊。

  “嗯,这个完全可以。”

  “这样显得宽敞明亮,看着舒服。就是要保留几个支柱,不要把房子弄塌了就不好了。”

  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危险,不过么,都是茅草房,压力较小,问题不大。

  “可以。”

  “还有,元化,现在有多少个有用的处方?就是对常见病的一些常规处方,经过了反复检验,证明已经成熟了,可以放心使用的。”

  “这个有很多,分很多类,各种病症。比如,风寒、风热、咳嗽、胃疼、下泻等等。”

  “好,那么就是每一种就至少有一个方子可以对症下药喽。”

  “是的。”

  “那么就可以这么办,把常用的方子整理成册,编一个顺序,比如风寒就是风一,然后风热就是风二,这样按规律弄个简称,集合在一起,以后看病就无需每个病人都报一遍药名了,只要代号表示即可,如何。”

  “哎呀,真是妙啊,主公真是神了。”

  “这样做对药房也很方便,可以预备很多常用的处方,病人来了就可以直接给,不用等了。”就像成药了。

  “是啊。”

  “为了不搞错,可以弄些竹简,上面写明是什么方子,防止意外发生。”就像处方了,已经很接近。

  “可以。”

  “而且可以做一个药柜,把药材分门别类,放在柜子的格子里,便于寻找和拿取。而且不再凌乱了。”于是又是一阵解释什么样子的中药的药柜,以及各种好处。

  “主公真是奇思妙想。就这么弄。”

  “从这点联想,可以给每一个来的病人一个竹签,上面写上数字编号,当然先来的号码在前,后来的就靠后,然后他们只要在门外等候即可,看完一个病人,立刻叫号,那么自然下一个进来看病,彻底防止拥挤。”这个就是挂号了。

  “哎呀,真是绝了。”

  “呵呵,如此,病人多了,元化就可以赚到很多钱,很快变成富翁了。”经过这么一改,应该效果显著。

  华佗有点难色,尴尬的说,“主公说笑了,赚不到很多钱的。”

  “这是为何?”蒋武疑惑的问,没道理啊,难道病人多了也没用。

  “其实,虽然病人多,可是大多数都是穷人,只收很少的钱,只够草药的成本,就是这样。”华佗无奈的说。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36/136805/7160833.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