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狂想之三国 > 13 三个小医匠顶个大神医!

13 三个小医匠顶个大神医!


  13,三个小医匠顶个大神医!

  ---

  “恭送主公。”周仓、廖化带着众人行礼。

  “嗯,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我很放心。”蒋武点了点头,满意的说。

  于是七人出发。裴元绍负责背伞包,做了苦力了。

  走了数里,进入了大路,总算时而碰见一些行人,三五成群,稀稀拉拉,都是一副警惕的样子,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世道乱了,强盗遍地啊,自然要有所防备。

  又走了数里,时间已经到了黄昏,夕阳正面照射之下,可以远远看见东方一座城池,蒙上了一层金光,非常的清晰,经华佗所说就是宛城。

  蒋武这是第一次见到真实的古代的城市,有点激动,虽然也见过一些古代的城池遗址,这是由于国家的文物保护,不过多数都是明代的古城墙之类,其中南京的明城墙比较有名,高大宏伟,不过都是青砖垒砌而成,看上去成青黑色,给人感觉沉重、沧桑的味道。

  而对比这座城池,就显的很是简陋,居然表面呈黄色,一看就是泥土夯筑而成,高度也比较低,大约五米左右,两边望去,难望到头,华佗说大约有五里长,墙面有点倾斜,成梯形,城门也不宽,而且只有一个门,城楼上一个简单的亭子顶端,就是女墙了。

  “元化,怎么没有护城河?”蒋武疑惑问,宛城也算是一郡的治所,应该也算是大城了,设施应该齐全才是。

  “主公,是没有,不过宛城东南面有一条大河,名叫淯水,此河是南北走向,一直向南,途径新野,在襄阳注入汉水。”华佗解释道。

  蒋武了然,“原来如此。”

  一下提到了两个熟悉的城名,这个新野,刘备曾经待过,有火烧新野之战,有些名气;而襄阳就更有名了,那是战略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多次在此地发生大的战役,彼此相持,谁得到此城,就占据主动,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如此看来这条淯水,也是相当重要。

  “元化,快要进城了,你的医馆在哪里啊。”

  “主公,在城内西南。”

  “哦,之前听你说过,有三个徒弟,是吗?”

  “是的,三人都才二十岁不到,呃~,主公,我给详细说一下:彭城人彭国、字樊阿,对我的针灸之术钻研甚深,已经达到七八分火候,可以熟练掌握了;广陵人吴普、字广之,他能辨别各种草药,有区分各种草药的属性的特殊能力,所以在这方面比较突出;最后的西安人李珰、字当之,也是对药熟悉,不过是在制药方面更擅长,善于各种草药的调配,形成固定的配方、药方,算是尽得我的真传。”

  华佗也是自信的说,有三个好的徒弟,自己脸上也有光彩。

  “呵呵,看来三个徒弟都是学有所成,把元化的长处学了个遍,很好。”

  蒋武笑着说,古代医学相对简单,只有针灸是独特的,其他都是运用草药来治病,这么看来三人所学各有偏重,各自学了华佗的一个专长,有点三个小医匠顶个大神医的味道。

  嗯~,从这点上得到启发,三个人合起来,不就是另一个华佗!再延伸出去,三个差一些的人才,也可以相当于一个优秀的人才,再往上累积,顶级人才也能拥有了,这当然指内政人才了;谋士就不是遵照这套理论,所以显得更加的突出,稀有,难得了。

  “主公的本事更是高深莫测,嘿嘿,还要主公多教导,多培养啊。”华佗乘机渴望的说。

  蒋武自然是看的明白,点头答应,“这个自然不会藏私,元化放心。”

  于是互相说着,来到了城门口,只见散落着一些流民,面黄肌瘦,眼神呆滞,衣着破烂,有气无力的样子,就在边上休息,有的躺,有的坐,都是一些老幼。但人数还不算太多,十几个的样子,不过从全城来看,到处都是,数量也很可观了。

  蒋武叹了口气,现在自己都是泥菩萨,无能为力啊!

  只有当做没看见,就连城门口的几个士兵也受到了传染似的,连皮甲都没有穿,松松垮垮的杵着长枪,没有气势。看见蒋武等人,走过来两个士兵,想要检查。

  蒋武一看不好,这些小鬼难缠,示意华佗,“元化,你看咋办?”

  华佗早有准备,自信的说,“主公无忧,我与他们相熟,只要通融一下,就可过去。”

  事如所料,华佗上前交涉,然后指着众人解释一番,卫兵只是马虎的看了一下,顺利的进入城中。

  城内又是一番景象,中间一条宽阔的主街道,当然是土路,两旁一些隔开的低矮的土房,屋顶都是草料或者木柴之类;周围行人就明显多了,偶尔也有人穿着整齐、漂亮的汉服,甚至有几个仆人跟着。

  华佗解释说,也有砖房,不过那是城主府,以及附近的富贵人家,而且屋顶是瓦片。如此就理解了,即使到了民国,也是茅草房多啊。

  跟着华佗转过一个弯,往南而去,很快就到了一个宅院门口,低矮的篱笆只有一米,跃过看见一座主屋,有五间相连,门前左右各一棵十米大树。

  “我回来啦!”华佗打开篱笆门,到了门口,大喊一声。

  正门打开,里边很快出来三个年轻人,穿着普通汉服,见到来人,立即行礼,高兴的说,“老师回来啦。”然后上前帮忙拿东西,虽然看见了蒋武等人,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说,如此众人进入了屋内。

  稍一站定,华佗立即对着三个弟子说,“你等三人来见过主公。”说着就把蒋武引到中间,示意。

  三人大惊,疑惑着不敢上前,蒋武明白,立即摆摆手,笑着说,“元化无须多礼,呵呵,这是你的徒弟,可不是我的弟子,就不必称呼主公了吧。”

  “这怎么可以,我都称呼您为主公,他们是我的弟子,难道不应该与我相同?”华佗严肃的说。

  “呃~,这个,”蒋武一想,主公的称呼可不是随便叫的,他们三人都不认识自己,如何可以贸然这么称呼,有点强迫的意思,于是说,“不如这样吧,称呼我为公子即可,如何?”

  “不可!”华佗大喝一声,气势十足,甚为坚决。

  把三个弟子惊得满脸不可思议,老师今天是怎么了,以前从没见过这么强硬过啊,一般都是语气平和,这个也是老师的要求,说医者慈心,要宽以待人,要平易近人,这样才是治病救人的正确心态,才能做好医者的工作;否则,脾气暴躁的人,与病人争吵,就有违职业道德了。

  “这是为何?”蒋武也疑惑道,没这个必要啊。

  “主公,您不是要传授经络与穴位给我吗?不就相当于我的老师,那么他们三个我的弟子,不就相当于您的徒孙了,当然要称呼您为主公的嘛。”华佗眼睛眨了眨,暗示到。

  三个弟子张大了嘴巴,惊呼,怎么回事,老师居然还要向这个年轻人学习医术,看其年龄只有二十五六的样子,绝对没有老师大啊,难道医术已经超过了老师,那要高到什么程度!真是不可思议啊!

  蒋武明白了,华佗是有点私心,想让自己变相再收三人为弟子,毕竟华佗自己年纪偏大,怕学不好,修不了真了,所以想让三个弟子试试运气。

  这个可是不行的,蒋武想到,骗你华佗一人就已经很难了,再来三个,还不是自找麻烦,而且么,要是单纯的医术,你华佗教不就可以了,于是说道,

  “元化,这个经络与穴位,教给了你,然后你再教给三个弟子,不就好了吗;再说,我之前有言在先,规矩是不能改的,这个靠个人的造化,不可强求啊!”

  华佗也听出来了,其中的意有所指,已经听出蒋武的警告了,赶紧解释,

  “规矩我懂,我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主公放心,我指的就是医术方面,想请主公稍微点拨,这样对三人也是受益匪浅了,既然主公说明了让我传授,就是同意了,那么三人称呼您为主公也是应该的。”

  然后,华佗立即对着三人喝道,“还不快来拜见主公,老师的话都不听了吗?!”

  三人看着华佗发怒,自然赶紧照办,来到蒋武面前跪拜行礼,“参见主公。”

  蒋武一看,三人都已经拜了,立即上前扶起,“无需多礼。”又看向华佗,“元化,此事这样吧,称呼随意,就不要强求了。就这么定了,不要再节外生枝了。”算是一锤定音了,不容反驳。

  华佗暗叹一口气,行礼,“是,主公。”

  然后看着三个弟子一副委屈的样子,意味深长的说,“这是你们造化不够,以后你们会后悔的。”

  毕竟直接传授和再传授,隔了一层,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就无法领会真意了,所以华佗有点可惜。

  三人自然不能领会,松了口气,站在一旁。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36/136805/716082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