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家国天下 > 第一百八十四章 会战首功

第一百八十四章 会战首功


  短暂的修整很快过去,新的战斗很快就要到来。

  顾忌到漫长的后方运输线和草原深处一边舔噬伤口一边虎视眈眈的白音莫,一向主动精神十足的朱棣在白音莫留下的长墙防线原址上开始修整工事,似乎是准备凭借工事抗击敌人的骑兵冲锋,待削弱了敌人的锐气之后再发动反攻。

  整顿一新的剽骑旅毫不意外的成为全军的耳目,六营骑兵在草原上铺天盖地的撒开,方圆百里之内的大小风吹草动都要一点不漏的回报到朱棣的大帐里。

  对于这样一个很有些送死味道的任务,剽骑旅上下却是非常的满意——迂回防线之战的惨痛损失让剽骑旅这些心高气傲的骑兵们一直都憋着一股劲儿,现在朱棣将斥候的任务交到他们头上,倒是让他们有了个扳回面子的机会。

  剽骑旅原有的五个营以队为单位轮番出动,在方圆百里之内每隔四十里设一个哨战,前方探得的消息用最快的速度接力传递回去。百里之外的情况最多不过两个时辰就能够送到朱棣的案头。而第六营(原威远堡骑兵营)则在众人交杂着羡慕和不信任的目光中担任了最困难但是也最能够出风头的任务——前出到一百五十里之外,进行远程搜索。

  这个最能够出风头但是也最容易掉脑袋的任务是项凌一力争取来的,因为这个任务将由他带领第六营的全体官兵去完成。虽然朱高炽一力反对,汪启平和其他几个管带也一直摇头,但是项凌最终还是得尝所愿。

  身处危机四伏的全军最前沿,项凌自然不敢大意——仗着详细的地图和精确的定位能力,除了将封吉的斥候放在大队前方数里的地方探路之外,项凌将全营五百人结成一个拳头。连续几天按照自己预计的元军行军方向不断的来回扫荡。

  对于项凌这种近乎守株待兔的作法,司徒太等几个队长私下里也不是没有怨言,但是都被项凌直截了当的无视了——在项凌看来,数万人的元军根本不可能隐匿自己的踪迹,项凌的想法是等着敌人的斥候找到自己,再利用敌人的斥候来寻找敌人的主力。

  ……

  在草原上游荡了两天之后,项凌终于等到了敌人的斥候。事后,项凌也不得不承认,两军之间的初遇有着极大的偶然性在内。

  当时,在草原上转了大半天了的第六营官兵正准备下马休息片刻,还没等众人将手里的兵器放下,远处地平线上就升起了斥候什告警的烟花。司徒太的人马在全队的最前方,但是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封吉等人已经将一队而二十余人的元军斥候尽数剿灭。

  望着封吉等人手里的人头和十几匹缴获的战马,司徒太只能叹一声自己时运不济了。封吉的人下手太黑,二十几个元军一个没跑但也没留下一个活口,让项凌稍稍有些失望。好在,很快就有第二批、第三批送死鬼上门了。

  相对的优势兵力和有心算无心让司徒太和封吉联手一口气干掉了两批近五十元军斥候,己方伤亡不到十人。在项凌的督促下,封吉也难得的约束了自己的部下,给项凌留下了两名剩下半条命的俘虏。

  审讯俘虏的结果让项凌很有些不解——这些俘虏居然都是四子王部和翁牛特部的部众,而据说是元军主力的阙薛军缺连个影子都没见到。这些人到哪儿去了?项凌一面派人将消息飞马回报后方,一方面率领第六营的官兵迎着元军南下的方向而去。

  越往北方,元军的游骑斥候越多,规模也越大——但是这些元军很明显的都属于四子王部和翁牛特部,这些半军半民的骑兵虽然骁勇,但无论装备还是经验都远不如成年游荡在边境上的第六营官兵。凭借以上两点优势已经指挥官的良好素质,用四队骑兵轮番开路的第六营就像是一把切开豆腐的小刀一般一路向前,毫无回撤的意思。

  虽然汪启平私下里已经多次向项凌请求南撤,而几个队长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也用行动充分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但是项凌还是严令部队继续北上,不得延误!出发之前,行辕参谋处的同僚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项凌:根据北和林方面消息,此次南下元军的主力是元帝的弟弟额勒伯克率领的两万五千正规军,其中阙薛军便有五千人之多,但是到现在为止,项凌已经向北方挺进了近百里,但是连额勒伯克所部的影子都没看到!

  虽然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交手,但是镇北军上下对阙薛军还是极为重视的,第六营被派出如此之远,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能够及早掌握这只北元精锐的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项凌的苦心孤诣很快得到了回报。又一次短暂的战斗之后,两个奄奄一息的俘虏为了免于绑在马后拖死的下场向项凌透露了额勒伯克军的消息,只是这个消息让项凌等人有些难以置信。

  “额勒伯克还落在后面?”汪启平向来认为自己是个沉稳的人,但是当他听到额勒伯克军还在两百里之外的时候还是不禁嚷出声来。

  “我原本也是不信的!”项凌抓抓已经快要结成壳子的头发苦笑:“但是一连两拨五六个俘虏都是这样招供的。而且额勒伯克也确实是个十足的二杆子,脑子简单的很,草原上大小部族也没几个和他关系融洽的,现在他闹成这个样子虽然不合理,但倒是很像是他能够作出来的事儿!”短暂的参谋工作让项凌收获不少——像有关额勒伯克之流的详细资料项凌以前是绝对接触不到的。

  “莫不是鞑子的陷阱?”司徒太在一旁摸着自己的胡茬道——虽然大多数时候他的手脚要比脑子快,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脑子。

  “不像——就算不记上白音莫的人马他们也有两倍的兵力优势,没必要这么做。何况……”项凌在脑门儿上扣下一块汗渍和皮屑的混合物,用力扔到地上“就算他们想要设陷阱,也没必要这样子大费周张!”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尽快将这消息传回去!否则我们做的一切就毫无意义!”封吉三句话不离自己的本行。此言一出,在场的一位管带和五个队长齐齐点头——虽然大明的军人们并不畏惧死亡,但也没人会拒绝生存的机会。

  “但是消息还没有得到确认!”项凌十分冷静——这样未经证实的消息对朱棣指挥判断并不会有太多的帮助。

  “怎么确认?”司徒太在毫无自觉的情况下说了一句废话,引来众人一阵怒目相视。

  “用眼睛!”汪启平忿忿的答道。

  长官的命令是勿庸置疑的——按照项凌的安排:司徒太的第一队调出一半的作战兵员补充其他四队之后将带着全部的伤员、尸体已经关于敌军的全部消息南下。而其余部队将随项凌一起继续游荡,直到遇到额勒伯克的主力为止。

  ……

  也许是因为贵利赤的督促,也许是因为不想落后友军太远,就在项凌作出决定的当天,额勒伯克终于作出了加速南下的决定。

  又一天之后,一路苦战的项凌所部终于顶不住蒙古人连番的追杀准备返身南下。恰在此时,前方的封吉有一次发来了告急的焰火。

  “这个封吉,不是叫他顶不住就撤下来么?”汪启平很有些不满——现在第六营的弟兄们可以说是陷在狼窝里了,方圆百里之内,不到二三十里就有一只蒙古人的游骑在活动,随便释放焰火无异于大声向所有人嚷嚷——我就在这儿!快来抓我吧!

  很快,飞马赶到的援兵汇合已经损失过半的斥候们将一队百人游骑全数歼灭。项凌欣喜的发现:这些敌人的装备要远远好于以往遇见的部族军,几个老兵查看了战马屁股上的烙印和兵器上的铭文——那确实是北元正规军的武器装备。

  来不及审讯,项凌他们带着四个相对“完好”的俘虏马上回头南下——毕竟在敌人的嘴边上呆着绝对不是什么惬意的事儿。小半个时辰之后,两只千人骑兵队从两翼呼啸而来——他们元军专门为项凌准备的。

  回去的路上又是一阵厮杀,好在元军为了搜索镇北军的斥候将人马撒的太散,联络困难而项凌又太过油滑使得他们无法组织有效的合围,一连几次遇到元军的小股游骑都被项凌硬着头皮闯了过去,但是自身的损失也很大。

  当一天之后他们遇上接应的第二营官兵时,能够作战的人马已经不到半数,刨去随同司徒太先期撤回的七十余人,短短的四五天里,第六营主力作战十余次,消灭敌人七百余人,俘虏二十余人,缴获战马三百余匹,兵器一批。

  会战还没展开,项凌已经拿到了此战的首功。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36/136792/7156075.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