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家国天下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起 伏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起 伏


  “好久不见——”两人之间的对话虽然显得十分的没创意,但是浓浓的关怀尽在其中。

  回房洗簌,用过便饭,师兄弟两个各自经历了一场大变,都有许多想法存在心里,现在都想一吐方修。小厮还没将桌上的碗筷清理下去,两个人已经说的眉飞色舞,口沫横飞了。

  正说的入巷,外面亲兵来报:“有两个刑部的官员拿着尚书大人的帖子说是要找项爷。”

  “刑部的人来找我?”项凌的神经一下子紧张起来——三个活着的倭寇和其他的尸体物证都已经被刑部的人拿走了,现在他们再来是为了什么?“不见!”他不假思索的想要回绝——虽然刑部的人并没怎么为难他,但是他对这些见风使舵的家伙依然没什么好感。

  “别——他们八成是从那几个倭寇嘴里问不出什么东西来,想要你帮点忙,这儿不是北平,没必要和他们闹的太僵!”这些日子的经历让朱高炽成熟了不少,遇事想的更多了。在浙南的时候他们也审讯过一些俘获的倭寇,对这些短脚猴子的顽固有着深刻的体会,刑部的水平他多少也知道些,对付一般的江洋大盗还行,要整治这些倭寇还有些差距。

  “说得也是。”项凌发现自己最近似乎越来越喜欢先用行动再去思考了,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朱高炽的预测没错,那个肥侍郎一阵简短的寒暄之后就亮出了来意——他们正是为了几个倭寇来的。

  当时,项凌一行人在现场缴获的实物证据相当凌乱,在其中一时半刻找不到突破的线索。而三个倭寇经过一夜的拷打已经死掉一个,剩下的两个还是要紧了牙关一言不发。当然,如果耐心些慢慢熬的话也不是没有翘开嘴的希望,但现在的问题是皇上催的很紧,要是一两天之内问不出个大概的话,皇上是不会介意给天牢里的前锦衣卫们增加几个室友的。

  其实对于那些死硬的倭寇项凌他们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以往剿倭军的突破口都是那些冒牌货,但是这次来得都是平吉春修手下的亲信,意志之坚定在倭人中也都是一时楚翘。不过本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精神,项凌还是力所能及的给了两人一些以往收集的资料和其他的帮助——虽然不一定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总比他们两眼一抹黑的乱弄好多了。

  朱元璋的威胁还是很有效果的,两天之后,一份墨迹未干的奏折送上了御书房的案头,虽然其中掺杂了不少项凌的资料和其他人等的揣测,但好歹也算是交差了。

  紧接着,一场大清扫毫无悬念的在整个南直隶展开了。地方驻军、临时恢复了职权的部分锦衣卫、刑部的步快马快再加上各地的衙役和地方灰色势力全面出动,将江南地面上和倭寇甚至是倭人有关系的人士统统清洗了一遍,无论是南朝的北条家还是北朝的足利家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当然,出于各种理由,不少无辜的人也被卷了进去,这就不是南京城里的官老爷们所关心的事儿了。

  外面的混乱并没有影响到朱高炽和项凌他们——眼下皇上的身体已经好转,而北方的大战也已经迫在眉睫(其实整个夏秋季节辽东和塞北地区的大小摩擦就没断过),北平方面也已经两次发来飞鸽传书让他们尽快启程北上。

  现在,该是回去的时候了。

  ……

  皇宫,后殿。

  朱高炽带着项凌一起来向皇上辞行。

  “路上的东西都预备好了么?”这时候的朱元璋更像是一个送孙儿出远门的寻常老人而非大明的皇帝。

  “托皇爷爷的福,都预备好了!”朱高炽面上满是不舍,犹豫片刻,他又道:“孙儿北上之后还请皇爷爷好好保重身体,那些个杂务交给皇兄去打理就好。”外臣妄议朝政本是大罪,但是现在在朱高炽口中说出却满是浓浓的亲情和关怀,让老人的心中满是感动。

  “那就好——那就好——”老人的话语有些语无伦次起来,昏花的老眼来回扫视着下面两个英气勃勃的年轻人:“朕老了——燕王他们也会老的,大明的江山将来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臣等鞠躬尽瘁,万死不辞!”虽然是套话,两人的心中却是情真意切,字字发自内心。

  朱元璋又是一阵温言勉励,还赐了项凌一柄宝刀,让他不要介意以往的不快,好好的在北疆为国效力,项凌自然又是一阵慷慨激昂,胸脯拍的“砰砰”响。

  出的皇宫,两人在宫门口居然遇上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熟人。

  “呀——那不是锦衣卫指挥使张远么?”远远的项凌便看见宫门口有几个人在那儿扫地,走近些一看张远居然也在其中。

  “项爷有所不知……”一旁的小太监忙接上话头为两人解惑:张远在诬告事发之后就被皇上剥夺了一应官职,在黑屋子里关了几天之后又被皇上狠狠的批了一顿,打了八十大板之后就被发配到宫城门口来扫地了。

  “说起来——这几天从这儿进进出出的大人们可没少给他气受哦!”小太监笑得有些小人得志的样儿。

  城门处,张远一瘸一拐在那儿扫地,一旁的几个御林军小声嘻笑着,不时往张远脚下吐些痰之类的东西。虽然面对这些人的刁难,张远倒是老实的很,别人扔下什么就赶快清扫掉,那些肆意的言笑张远也是一概付之一笑——麻利的动作,谦恭的笑容,丝毫不见当初身居高位时的神气。

  ……此人不简单啊!兄弟两个对视一眼,摇摇头,下了这个评语。

  ……

  次日,一行人踏上了北归的路途,和来时一样,朱允文亲自为他们送行。

  “一路顺风——”朱允文还是一袭白色儒服,手里端着一杯饯行酒向两人颔首。长亭古道,白衣胜雪,风度翩翩的大明未来统治者说不出的儒雅从容——只是即将远行的两人心中已经不复当初的激动和热情。

  “殿下珍重!”师兄弟两个从一旁的侍女手上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马蹄声响起,两人朝远处的大队飞奔而去,留下一个迅速变小的背影。

  “殿下——我们回去吧!”黄子澄从一队侍卫背后走出,低声提醒道,自从因为张远一事被朱元璋狠狠训斥之后,他的言行显的越发的低调,今天能随朱允文出现在这里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好——回去吧!”朱允文走上马车:“他们走了,可这边儿的事儿,才刚刚开始呐!”

  ……

  南京城内,清扫倭人的风暴并没有扫到“老实巴交”的尚叶和他的小店,而北条家的实力因为早有准备,损失也还在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倒是他们的老对手足利家的人马刚刚得到消息就遇到了大扫除,损失惨重。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场无妄之灾的起因,仅仅是因为一个神经质的落魄武士的擅自行动。

  突如其来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倭人特有的坚忍不拔让他们毫不气馁的开始了地下网络的重建工作——新的网络更加隐蔽也更富余活力。此时,就连这些亲自参与了重建的人也没有想到,他们今天的努力居然会对未来的大明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

  放假之前特别的忙:检查的,要帐的,进货的,上上下下一塌糊涂。

  老总腰椎间盘突出,在家里一躺两周,小象跟着经理一天一趟往他家请示汇报,忙的一塌糊涂。

  今天下午四点公司放假,临时在办公室赶出一章,大家不要见怪。

  明天一早去车站接表弟和妹妹来过节,还要耽误两天,3号开始每天一章。

  PS:祝大家国庆快乐!;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36/136792/7156064.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