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家国天下 > 第十章 接 敌

第十章 接 敌


  “也落合!你先带人上去给那帮小子提提精神,让他们知道是在和谁打仗!”乃尔蛮大声点将:“顺便告诉那些汉军——现在爷爷给他们活命的机会,把粮草军械都交出来,老子放他们回居庸关!”

  “是!”被点到名字的百夫长大声回答,带着几个人就冲出去了。

  “汪先生,你说这些家伙能投降吗?”乃尔蛮问。

  “大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得试一试。毕竟这里是大明境内,如果仗打的不顺利,咱们整个队伍都可能赔进去。要是能够这样解决,就最好不过!要是不行,咱们再打也不会浪费多少时间啊!”

  “先生说得有道理!”乃尔蛮摘下腰间的水囊,仰头灌下一口,飘出浓烈的酒香:“汉人的命老子不在乎,老子手下的蒙古健儿可是个顶个的好汉,能少死一个是一个。”

  几分钟后,辎重旅的车阵前。

  “队长,前面来了三个空手的鞑子骑兵!”车顶上的哨兵大声喊。

  项凌一听——这是来干嘛呢?连忙爬上车顶,手搭凉棚往远处望去,果然见到三个蒙古骑兵在里许之外策马小跑过来。看来是有话要说,想到这里,他连忙朝下面喊:“快去请赵大人和曹大人过来!”

  等赵忠和曹宗阮过来,也落合三人也已经到了车阵外一箭之遥的地方。

  “对面的明军听着,我有话对你们当官的说!叫你们能管事的头头出来说话。”也落合的嗓子不小,气焰也够嚣张。

  “我就是大明镇北军的统领,有事就和我说!”赵忠开口了。

  “好!”也落合大叫:“我家千户有那个什么什么——好生之德,不想多造杀孽。只要你们在两刻钟之内交出车马和粮草物资,我们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要是不然,两刻之后,我们的五千铁骑就会把你们统统踏成肉泥!一个不留!”

  一时间,整个车阵上下都安静了下来。大明军律严明,无论是玩忽职守还是阵前脱逃又或是投敌都是死路一条,何况赵忠还曾是燕王殿下的侍卫队长,就更不可能投降了。但是,大家还是下意识的希望听到自己长官的决断——无论这个决断是什么。

  “回去告诉你们千户,我的回答就一个字——呸!”赵忠的声音宏亮而又清晰,整个阵地上都听见了。大家先是一愣,借着便欢呼起来,这些士兵多是武陵山区的山民,向来以剽悍和桀骜不逊著称,很明显,赵忠简介有力的回答得到了士兵们的共鸣。

  在士兵们的欢呼声中,也落合三人灰溜溜的走了。

  “他娘的!这群南蛮子给脸不要脸,哈勒儿、涅阙你们两个先上去好好的给他们磨上几圈!先给他们开开胃,等他们把头转晕了,老子要把他们统统踩成肉泥,把那个什么狗屁统领绑在马后面拖死!”乃尔蛮咬牙切齿的下令。

  “是!”两个百夫长跳起来大声回答,片刻之后,两只个四五百人的队伍冲出,径直朝远处的车阵而去。在离车阵大约两里多路的时候,两只骑兵一左一右分开了,一只绕到车阵西面,另一只绕道了东面遥遥相对。

  “各队长注意——稳定队伍,不要四处奔跑——听到我的号令之后统一反击!”曹管带站在内圈的一辆马车顶上,手持令旗,大声发令。

  项凌顶着一面盾牌和两个弟兄缩在一辆马车后面,听着外面渐渐逼近的马蹄声,各自的弓箭、刀矛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看着眼前这两个吓得脸色发白的小子,项凌冲他们一乐:“很紧张是吧?”

  “是的……队长——啊,不……”唉,这家伙已经连话都不会说了还不紧张?

  “好啦——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项凌打断他的话:“不过你们得记住,越紧张的家伙越容易出毛病——所以一会儿开打之后一定要听好号令,我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狠狠地把鞑子打趴下!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两人的嗓门还真不小,看着两人神经兮兮的样子,项凌心想。正在此时,外面传来一片弓弦拨动之声,紧接着,箭矢破空而来。“块举盾——”他几乎和曹管带同时大喊。

  一阵叮当乱响之后,蒙古人的箭矢全部放空——这鱼鳞甲造的真他妈不赖,看着一根从右边那小子肩上滑落的箭矢项凌感叹着。感叹归感叹,他们可不是光挨打不还手的孬种:“还击!”项凌大吼道。弟兄们扔下盾牌站起身来,张弓搭箭——射!车阵外百余步的距离上,贺兰人的骑兵接连倒下。“块,躲回去——”项凌大叫着把那个刚才紧张过度,现在兴奋过头的新兵蛋子(汗—你小子不也是头回上阵啊!)拉回车后。

  几乎就在他们躲回来的同时,蒙古人的又一波箭矢飞到,几个躲的慢一些的被射中了,好在已经用鱼鳞甲换下了原来的皮甲,而且蒙古人用的是熟铁甚至是生铁制造的平板箭头,在百步的距离上射中鱼鳞甲之后很难穿透,甚至会把箭头折断。几个被射中的弟兄回过神来——多是皮肉之伤。一时间,明军士气大涨,大伙儿一发喊,箭如雨下。准头虽然差了些,却胜在数量多,总会有几只撞上敌人。一旦命中,精钢三棱箭头绝对让鞑子生不如死!一时间阵外游走的敌人中不断有人落马。

  “妈的,这些南蛮子的箭还挺厉害的!”涅阙见势不妙,打了个呼哨——撤走了!转眼之间,数百骑人马走得干干净净,只留下几十具尸首和满地的箭簇作为刚才战斗的证明。果然是来去如风啊——

  “什么?吃亏了?”乃尔蛮的声音一下子高了八度:“你他妈的羊肉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你手里的弓箭是摆设啊!八百骑兵打一千步兵还吃亏,我他妈——”想了想,乃尔蛮的鞭子又收了回去:“好吧,我去看看,到底这些明军是不是长了两个脑袋!”

  “队,队长……”一个兴奋的声音在叫项凌,是那个之前被他拖回车后的那个家伙,好像是姓田吧:“蒙古人被我们打退了?”

  “没有——鞑子们很快还会回来,而且人马回更多!”项凌冷冷的打断他的幻想:“所以你最好准备一下,免得一会儿被人射成刺猬——还不快去!”

  “是,长官——”这个姓田的士兵跳起来向项凌行礼之后飞奔而去。

  “老大,你这个队长是越来越拉风了喔!”同样是一脸兴奋的小凡扛着一捆箭矢走来,笑道。

  没空理会这家伙的调笑,项凌叫过一旁正在给士兵指点箭术的田二低声吩咐了几句。他略带惊讶的点点头,把队里箭术出众的士兵叫了过去。项凌看在眼里,又叫过站在一旁的小凡:“鞑子上次只是试探,下次再来可就没这么好办了。眼下咱们人不够,一个萝卜一肖坑,要是让骑兵冲上来咱们就全完了。一会儿你挑两伍机灵点的弟兄出来,眼睛放亮些,哪儿出问题了就往哪儿冲。知道吗?”

  “放心吧——我会留意的。”肖凡点点头,自个儿忙去了。

  项凌在本队的防区草草转了一圈,和几个哨长伍长碰了一下头。还没等他坐下来喘口气,车顶上的哨兵便高声喊道:“敌大队骑兵——准备战斗!”

  有了上次的经验,大家镇定了很多,很快就赶到了各自的位置上。项凌顶着盾牌朝外面望去——好家伙!

  如果仅仅看外表,眼前的这些家伙绝对是一群“乌合之众”,两千多人的队伍里,没有旗仗,没有鼓号。马具装备就更不用说了。马鞍有汉式的也有胡式的;多数人都只有一件简单破旧的皮甲,只有少数头目模样的家伙能够有一件汉式的盔甲,更有些亡命之徒干脆赤膊上阵!至于武器则更是林林种种、五花八门:刀有草原上常见的弯刀、汉式的马刀、腰刀、甚至还有旧宋时式样的环首刀。盾牌也好不到哪里去,革盾、藤牌、木盾和铜皮盾一直到熟铁盾都有,型制也是大大小小花样繁多。倒是他们最擅长的弓都是贺兰人惯用的角弓:长度比我们的复合弓稍短,便于马上使用,穿透力也不比辎重旅的战弓差。

  但是,无论这些“马贼”装备如何低劣。但是蒙古人的名声可不是靠武器堆出来的,数百年以来,蒙古人的武器和中原军队相比从来就没有占过上风,却每每把中原军队大的落荒而逃。靠的不是武器,而是他们的剽悍和勇武。而这些“马贼”并不缺少剽悍和勇武。

  乃尔蛮很是有些不懈的瞧着对面的明军:盔甲精良可以保命,可是光靠他绝对大不了胜仗,一心只想保命的队伍永远只能是别人的手下败将!

  “小的们!看见了没有?多好的东西啊,可惜在他们手里!”乃尔蛮用马鞭遥遥指着远处的车阵:“咱们怎么办啊?”

  “干掉他们,把东西夺过来!”士兵们一个个两眼发红,大声回答。

  ;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36/136792/7155901.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