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我为唐帝 > 第七十章:惊叹

第七十章:惊叹


  “这......”老头子错愕:这都什么跟什么?难道博就不是赌了?还人生难得几回搏?是哪个字吗?

  但是老头子还是懂得,适可而止。人家皇帝陛下,都能拉下面子给自己一个小老头,这般解释了,还能怎么样?

  皇帝便是皇帝,他想干的事情,就算是无理取闹,又有几个人能阻止得了呢?

  能被人随便阻止得了的,那就不能称之为皇帝了,而要称之为傀儡了。眼前的这个小皇帝,虽然人还小,虽然还不能全国上下政令亨通。但是起码在长安,在目前,他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皇帝陛下了。

  另外,老头也觉得,皇帝陛下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的。只是,貌似这些事情,直接由朝廷去办,依然有点不妥之处。

  李立就像是能看穿老头子似的,他笑眯眯地说:“朕只是说,朕打算办几个博彩公司,但是朕从来都没说过,是以朝廷的名义,办博彩公司的啊!博彩公司,它只是新华集团有限公司,名下的一个小公司。

  当然,这个公司,不像以前的那些公司一样,全部由朕独资创办。这个公司,朕打算联合整个长安所有资金雄厚,又愿意参加进来的,所有商业巨臂,一起联合举办。因为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不但是需要巨额的资金,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广阔的人脉关系。

  这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如果全部由朕一个人吃下去,会吃撑着的。朕一直以来做生意的原则就是,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发财,那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

  这样不但是为了利益均沾,更重要的是,能让更多人的超凡脱俗的商业智慧,为朕所用,一起造福咱们整个大唐。

  就像是朕当初,将稻花香的下线利润让利给了醉仙楼,看起来朕很傻很天真,好好的怎么就,将本该属于自己口袋中的钱让给了人家。但是,大家想想,没有醉仙楼老佛爷的超凡智慧,就凭朕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孩子,真的能将稻花香买到大唐上下,甚至卖到周边国家吗?

  朕的让利,不但是没有让本该属于自己的钱少了,而是让本该属于自己的钱变得更多了。甚至是多了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倍,但是这一让利,不但是自己赚的钱更多了,也让醉仙楼,百丈竿头更进一步了。

  除此之外,因为醉仙楼的善意帮忙帮衬,整个长安都将朕当成了财神爷,让朕所有的产品,根本就不愁卖。每每一旦有产品出来,转眼之间,代理权便被抢空了。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朕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先给大家透个风声,新华博彩公司,旗下将会设很多很多的分公司。所以大家,可以回去考虑考虑,究竟是直接参股总公司好呢,还是直接包揽下面一个省的业务,当个分公司的老大好呢?”

  “啊......”众人皆惊愕。

  原来一直都是大家的,胡乱猜测。原来人家皇帝陛下压根就没说是朝廷办博彩公司。原来人家皇帝陛下,还有这么好的东西,等着跟大家一起分享。原来人家皇帝陛下真的是想借大家的手,将马球事业发扬光大,最好能做大做强大,影响周边国家。

  李立没有让大家一直惊愕下去。

  “喝酒,吃菜。吃起来,喝起来。等下让工作人员带大家,好好的参观参观,朕的那些工厂去。”李立笑着说。

  “好好好!喝酒!皇帝陛下,那可是所有好酒的发明者,在这里各色美酒,应有尽有,喝起来!”卢国公,抓着一瓶稻花香,对着瓶嘴直接吹。

  大家都被卢国公粗鲁的吃相惹得馋了,直接开吃,抢的那个疯狂,吃的那个香,大家似乎都已经选择性的遗忘了,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印刷厂。

  众人吃饱喝足了之后,跟着李立,直奔李立的印刷厂。

  在这里,大家看到了流水线作业,看到了活字印刷,看到了电力在印刷业中的广泛应用。

  “皇上,为什么,你们工厂的雕版,好像跟我们寻常的雕版不大一样呢?”一个印刷厂的老板问。

  “这里很少使用雕版印刷了,那样的成本太高,工作效力太低下了。在这里,都是活字印刷。也就是将那些需要用到的字,全部烧制好,然后以后就是直接排版。那些字可以反反复复的使用,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这样一来,节约了时间,更是节约了成本。所以外面的大唐中央日报,一直都卖得非常的便宜。不是我们的新华印刷厂在亏本,也不是大唐中央日报在亏本,而是我们的技术更加先进而已。”李立笑着解答。

  “啊,那,陛下,我们能不能模仿学习你们,新华印刷厂的先进技术呢?”印刷老板问。

  “今天带大家参观的目的,就是在向大家推广我们的先进技术啊!否则,带大家来参观,又有什么作用呢?但是,一切都必须按照专利法进行。并非真稀罕大家一点小小的专利费,只是希望大家从此懂得尊重一切发明创造,唯有如此,我们国家的各个方面的发明创造,才有可能可持续的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任何的个人,都只是个人。人力有时尽,没有人真的能一个人包办天下事。只有群策群力,才有可能让咱们的大唐,永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李立笑着说。

  “是,陛下!”众人也都很认同李立的说法。

  李立带着所有参加宴会的官员商人,一一参观了李立所有的新华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厂家,所有人都大开眼界,惊叹不已。

  似乎李立工厂的,所有的生产设备,都远远超越了大家的认知,无数倍。参观了这些工厂之后,所有的人才算是知道,为什么李立的那些工厂,能够满足差不多整个大唐的商品需求。

  就在大家惊叹不已之时,李立也赚到了很多很多的专利钱。

  可以说,李立似乎只是保留下了钢铁厂、玻璃厂、发电厂。除此之外,任何的一个工厂的专利技术,李立都毫无保留的出售了。

  有钱的直接给钱,没钱的,直接拿他们工坊的股份,跟李立交易。一句话,李立今天似乎是大发善心,为大唐的各项发展事业,来了一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15/115698/6641138.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