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汉末贤人 > 第八十章 劝降

第八十章 劝降


  董承的一番话算是给众人提了提气,总算不是一种沉闷的气氛。董承见此,说道:“今我等无法取得兵权,也只好向之前一样,借助他人了。”

  “何人?可是袁绍?”

  董承摇摇头,说道:“观袁绍所为,与曹操乃一丘之貉,求助于其,便是将陛下送入虎口。”

  袁绍被否决,袁术便也不用说了,但观这天下形势,不知还有谁可以助大汉。但众人见董承一副胸有成竹之样,于是问道:“董将军可有人选?”

  董承轻声道:“徐州刘备。”

  “刘备?!”董承此人选可是让众人炸了锅,纷纷说道:“刘备毫无履历,又是从陶谦手中接过徐州,此人可行乎?”

  董承解释道:“诸位此言差矣。据我所知,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从此来说,便是高祖血脉,定有兴汉之心。且其从陶谦手中接过徐州,现深受徐州百姓爱戴,便可知此人之才。而其尚与袁绍结盟,若请其诛曹,袁绍也必会支援,如此我等便可借袁绍之力,如此可行乎?”

  众人仔细思索一番,觉得董承所说确有理,便同意董承所说。只是现众人皆在许昌,又如何联络刘备?便有人问道:“我等如何联络刘备?”

  董承笑道:“曹操不是想让钟繇治理泰山,那时吾便已经想好,故让陛下找一借口暂不放人。今曹操已走,我等可让陛下放钟繇前往泰山,同时也好安插人手于其中。泰山与徐州相邻,到时便一切好说。”

  “董将军认为何人可去?”

  “此事非王子由不能,”董承回道,“曹操对子由甚为器重,然子由一心忠于大汉,让其一同前往,想必也无人多言。”

  于是众人便将此事定下,细细谋划,并由董承进宫,让皇帝配合行事。

  翌日,上朝时,皇帝先是看了一眼董承,见其点头,于是说道:“昔日曹爱卿曾想让钟繇前去担任泰山郡太守一职,后因钟繇事务缠身,此事拖之不决。今曹爱卿奉诏讨伐张绣,朕也想体谅曹爱卿,于是命钟繇尽快将琐事交接,今日便可启程赴任。诸位认为如何?”

  荀彧与陈容对视一眼,二人皆不反对,于是也没有出声。皇帝于是说道:“诸位既然无异议,那便照此办理。”

  皇帝话音刚落,董承便出声奏道:“禀陛下,泰山郡乃重中之重,钟繇一人前往恐有不妥,故吾恳请陛下让王服一同前往。”

  皇帝与董承就没想给其他人考虑的时间,董承刚说完,皇帝便准其所奏。然后皇帝便下令退朝。二人的这一动作可谓之快,陈容与荀彧下去后,荀彧说道:“想必二人昨日已议好此事,丝毫不给我等反应机会。”

  陈容往椅子上一坐,说道:“事已至此,便不用考虑此事。只需知道其意欲何为?但其偏偏要选泰山郡,既然自己撞了上来,便准备撞昏吧。”

  荀彧哈哈大笑,说道:“也是,那我等静观其变便好。”

  陈容此时说道:“我等还需与钟繇知会一声,莫要到时出声再怪罪我等。”

  “也好,”荀彧此时站起身,“吾这便前去,免得以后说我等老友无情。”

  朝堂之事便暂告一段落,现在只要等着消息传回即可。而此时的南阳,张绣却不是很好过。刚刚得知曹操率大军来攻,便又有袁绍的使者求见,毫无头绪的张绣赶忙将贾诩找来,问其对策。

  听完张绣所言,贾诩内心毫无波动,说道:“今曹操来攻,尚有几日才到。将军不防先见见袁绍的使者,观其何意,再做打算。”

  张绣于是命人将袁绍使者带来,并问道:“不知袁将军找我有何事?”

  使者笑道:“无他,只为结盟而来。”

  听到使者此话,张绣嘲讽道:“袁绍还敢提结盟一事,当日其不顾时局,一人离去,只留下刘备一人抵抗曹操,如此不义之行难道还想重演?!”

  使者见张绣如此说,尴尬道:“张将军此言差矣。青州一战,异族侵扰,我主为保汉地不失,匆匆赶回,故忘记通知刘将军。且我主也知错,故派另一人前往徐州,赔礼道歉,再行联盟之事。”

  张绣冷笑一声,说道:“袁绍还挺会给自己找借口。”

  使者回道:“此乃我主无心之失,并非有意,何来借口一说?且吾听闻曹操已率大军来攻,敢问将军如何阻挡?吾奉劝将军与我主结盟,想必曹操也会计较一番。”

  使者刚说完,便见一开始便站在一旁的人笑了出来,并说道:“先不言袁绍与刘备结盟一事,就说袁绍与袁术二人,兄弟都不能相容,更何况天下国士!使者还是就此住口吧。”

  使者此时看向张绣,想看看其有何反应。张绣却丝毫未动,使者见此,便知其心意,于是说道:“既如此,吾便不多留了,吾先走一步。吾倒要看看汝如何抵挡曹操!”

  贾诩也不输气势,说道:“此便不劳汝费心了。”

  使者便拂袖离去。待其走后,张绣才问道:“贾公怎如此急躁?袁绍使者一去,我等如何拒曹?”

  贾诩先是让其静心,然后说道:“袁绍此人,将军应该清楚,其欲与将军结盟,不外乎借将军之力抗曹,且不论结果如何,刘备前车之鉴在此,我等便需慎之又慎。”

  张绣也知贾诩之意,只是如此不留退路之做法,实在不符贾诩作风。张绣见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便问道:“那曹操又该如何?今袁绍已无法选择,又该如何?难道求助于刘表?”

  贾诩摇摇头,说道:“将军为何就不能投曹?”

  “曹操?!”贾诩的一句话令张绣十分不解,说道:“袁绍与曹操比,无论何处袁绍都优于曹操,为何要拒袁绍而选曹操?”

  贾诩见张绣有此问,于是便解释道:“这才是为何选曹操而拒袁绍的缘由。从迎天子一事来看,曹操力主迎天子,而袁绍疑而不决,被曹操取得先机后,又心生悔意。如此看来,袁绍并无雄主之姿。而曹操如今携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有不从者,此乃一也。”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06/106321/5533365.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