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斋 > 诸天最强主神 > 第三百八十四章 云上垂下黄金大道

第三百八十四章 云上垂下黄金大道


  天众,阿修罗众,龙众。

  此界最强的势力,已然尽数集结。

  那风暴中心的长安,此刻却一片祥和。

  长安中央,唐三藏坐于法坛之上,朗声传法。

  唐三藏大法师,由于十六年前的那一次取经,名声已然传遍天下。

  妖怪觊觎人族五百年一处的圣人之血,吞服可以脱胎换骨。

  天众感叹唐三藏完成了天众都不曾完成的盛举,穿越妖怪大道。

  而人族,自然也知道。

  这普天之下,唯有唐三藏。

  是人中之人。

  唐三藏亲自开坛讲法,就连大唐之皇,都被震动。

  皇宫之中,传出九道圣诏,请三藏大法师入皇宫讲法,唐皇愿以国师之位以待。

  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世界之中,没有人不渴望力量。

  即使是人皇,也会被最低级的妖怪斩首。

  唐三藏能够自妖怪大道这等天众都畏惧之地折返,若是能够学的其十一的本事,就足以纵横天下。

  可与此同时,帝皇之心,又不愿意这等超卓武力,为所有人都所持。

  皇宫之内,铸就天下武库,才是帝者之择。

  可一袭白袍的唐三藏,却连抗九道圣诏。

  被逼得厌烦了,亲自自法坛上走下,暴打使者。

  “回去告诉陛下。”

  唐三藏冷哼道:“老子传的,是武祖传下的武道,不是自己的私学。

  他也不动动脑子,当时的道藏,就是他自己下令编纂的,他自己学会了吗?

  三藏为修道藏,舍弃了所有,蒙人道眷顾,才成为了五百年一出的圣人。

  可人道万年的精粹,皆系于武祖之身。

  武祖的道,不是一人的道。

  武祖传武道,求人人如龙。

  无上誓愿,只求人人如龙,何等大气魄。

  三藏愿为武祖坐下牛马,为其传撒武道。

  陛下昔日修撰道藏一卷,三藏感念其恩。

  武祖功高,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可若是陛下还要阻拦,就休怪三藏翻脸。

  离离之火,革鼎天下,为革改人族之命,三藏不惜人发杀机,龙蛇起陆!”

  来使被吓得面色发白,赶忙奔赴皇宫之中。

  那位天下最尊贵的人族,却也只能叹息。

  “革鼎天下,好一个革鼎天下。”

  半响之后,这位唐皇面色坚定了下来。

  虽然在西行纪世界之中,他只是一个配角。

  可是按照时间线而言。

  他就是那位有唐一朝,最最杰出的皇帝。

  千古一帝,太宗唐皇。

  从昔日唐三藏欲要取西经之时,唐皇下令搜集天下人族能够修习的所有超凡之法,铸就道藏一卷。

  就足以看出,这位唐皇的高知灼见。

  既然皇宫之中,为天下武库的愿望无法达成。

  那就只能改易他法。

  “传令下去。”

  唐皇再出御诏,操纵神器,集合有唐之力。

  “武道之势,人人如龙不假。

  可龙亦分三六九等。

  低等如角龙蛟龙,上者却有天龙神龙,乃至五爪金龙,龙中帝皇。

  即使是武祖,也做不到天下之中,人人平齐。

  付出一分,即成龙一寸。

  即日起,李氏一族,不习武道者,即刻踢出宗室。

  若有资质卓绝者,倾尽国库,亦要培养成材。

  若朕御龙归天,则武道扛鼎之皇子可为大唐下一位唐皇!

  即使武道盛世,吾李氏一族,也不允许稍逊于人。

  另,科举之中,增添武考一项,武状元位高文状元半品。

  若天下人人如龙,也要尽为我所用。”

  帝皇气魄,展露无遗。

  唐皇诏令一下,诸皇子策马而出,三藏法坛周围,围成水泄不通。

  唐三藏并未理会诸位皇子,而是继续诵念武道经文。

  武道天柱寄生,林恒的恨天一拳,天问三誓的武道精义,在唐三藏面前,就已然展露无疑。

  在这方世界之中,恨天一拳,天问三誓,已然是近乎于道的极境武道,在林恒手中,足以搏杀天罚之眼的此界武道最高精粹。

  以三藏的天资,高屋建瓴之下,已然足以推演出一部普适性最强的武学经典了。

  “昭昭武道,以心印心。

  人道茫茫,开掘体脉。

  体脉以开,牵引魂灵。

  超凡之始,在乎强身。”

  法坛之上,唐三藏口若悬河。

  此界之中,人道方兴未艾。

  天地灵气,也绝非此世的主流。

  这方世界,修行的是魂之力。

  若是其他超凡之路,自然无可奈何。

  可是武道,无惧任何环境。

  就连肉身都没有的鬼界,也有鬼武之道!

  既然不能摄取天地灵气,那就炼精化气。

  人身小宇宙,超凡入圣之路就在其中。

  这方世界,体修本就存在,无论是大妖还是天众龙族,都有着强盛的体魄。

  如来有不灭金身,古龙有不灭龙躯,就连唐三藏,之前的根本,也是道藏之中的体修一路。

  武道,要与世界相合。

  人仙武道,真气武道,都是契合世界而生。

  以体脉勾勒出武道真气,最终凝聚武道真元。

  这才是西行纪独属的武道之路。

  隐约之间,在唐三藏的身后,有一道煌煌天柱,显化而出。

  那一夜,天血撒下。

  人道的悲歌已然奏响,容不得任何人退却。

  佛经之中,观世音传心经一卷,尚且需要牺牲色相。

  可在以人道悲歌铸就的武道天柱影响之下,那传承于血脉之间的共鸣,足以让任何人族触动,种下武道之种。

  唐三藏讲法三月,武道天柱最终脱离身躯,立于法坛中央。

  三月讲法,长安之中,哪怕是娼妓,都已然将极易的经典烂熟于心。

  唐三藏也双手合十。

  道祖立下玄门,讲道三次,终成就无上止境。

  唐三藏自然不能比肩道祖,但是在这一场讲经之中,也获益匪浅。

  那武道天柱的脱体而出,就是证明。

  他现在,已然不需要武道天柱了。

  天问三誓,恨天一拳,已然尽数化作自身资粮,成就他的武道。

  还不如将武道天柱立于长安之中,武道天柱上的武道精义,人道悲歌,正是那些真正的武道种子的进身之阶。

  “大法师,敢问这门武道之基的经典所谓何名?”

  台下有人虔诚发问。

  如果将武道类比儒道。

  那天问三誓,恨天一拳,便是儒家的最终命题,仁义之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皆是无可僭越的至高经典。

  那唐三藏所念诵的经典,便是三百千这样的启蒙经典。

  儒家自然少不了仁义。

  但若是读书人不诵三百千,连字都不认识,如何明悟先贤至理,大道之奥。

  又谈何仁义。

  哪怕这门功法粗俗至极,练到极致也只能和最低级的天众媲美,他也绝对有资格拥有名姓。

  这是人道之星火。

  唐三藏微微一愣。

  旋即缓声说道:“就叫他化龙篇吧。”

  武道化龙篇,只求有朝一日,人族人人如龙。

  ——————————————————

  化龙篇通传长安。

  可也仅是长安。

  被后世称为化龙黎明的大事件,紧随其后的。

  就是长安永夜。

  长安,与外界的联系,被彻底割断。

  化龙黎明刚刚结束。

  那一日,云上垂下黄金大道。

  神威赫赫的三眼神将手持那柄连斩天羽山龙王和绝世大妖的天诛之刃,自云上缓缓现身。

  “三藏大法师,本神将奉毘沙门天王之命,率天众诛长安。”

  三眼神将没有称呼毘沙门天王为天帝,这位天庭战神,盯着长安法坛之上的唐三藏,缓声说道:“黄金大道已然将长安与天界对接。

  待到天庭大军集结完毕之后,便会降下天罚。

  如若人族就此俯首称臣,或可免于一难。”

  唐三藏不屑地笑道:“天罚?

  天罚之眼都被武祖撕裂了,哪里来的天罚,敢诛我人族?!”

  此刻,长安瞩目于黄金大道与长安之交。

  唐三藏与三眼神将,就是天人之争。

  唐三藏却只是背靠武道天柱,老神在在。

  武道天柱,就是他的底气。

  武道天柱以天血铸就,立身之处,就是天众绝对的死地。

  三眼神将固然是能与绝世大妖孙悟空平分秋色的绝代神将。

  但他绝不敢入长安。

  三眼神将自然明白此理。

  他望着那道武道天柱,便心生危机之感。

  祂若是入长安,最多还能保持一成战力。

  天众若是入长安,估计连凡人都比不上了。

  “三藏,何须费无用之功?”

  三眼神将叹息道:“毘沙门天王已然继任天帝之位。

  只要祂出手,武道天柱也会被镇压。

  到时候,这长安城,必会化作一座死城。

  天众的威严,不可冒犯。”

  唐三藏握紧双拳,轻声,却让整个长安都听闻。

  “武道无前,武者不退。

  天道都要落败于武祖之手,天帝又如何?

  有本事,就让祂来!

  若是没有看到过希望,人族本可继续屈膝。

  可如今。

  人族,要长身而起了!”

  唐三藏朗声说道:“若长安城中,有人想再跪拜向天。

  若长安城中,有人想再命如草芥。

  若长安城中,有人还愿卑躬屈膝!”

  唐三藏猛然跺脚,一拳轰出。

  那封锁长安的黄金大道,居然被他轰至震动。

  “唐三藏,亲自送他出城。

  送神奴出城。

  留人于长安。

  岂不见长安之外,泾渭分明!”

  啪!

  那法坛之旁,宰杀牲畜的屠夫拍案而起。

  “大法师未免忒看不起人。

  不就是天众吗!

  这三眼神将,进都不敢进这长安城。

  天众又有什么可怕的。

  老子还真想看看,天众的肉,比猪肉难切到哪去?”

  打铁的张铁匠默默地走回店中。

  屠夫正想破口大骂。

  却见张铁匠大开店门,将自己奉若珍宝的一箱兵器,尽数摆出。

  “我老张不会说话。

  但凡敢想天拔刀者,皆可任意取走我锻造的武器。”

  三尺醒木说传奇志异的说书人老眼昏花。

  可却再拍三尺醒木。

  “说书说他个快意恩仇,酣畅淋漓。

  传说志异说了个遍,如今成为传说之人的机会就在眼前,怎可却步不前?

  愿后世仍有长安城在,传颂今日九流之人,拍案而起!”

  三教九流,世所鄙夷。

  但正是以为被世人所鄙夷,才更明白卑微如泥的感觉。

  固是人之末流,但却不愿人族为万族末流!

  仗义每多屠狗辈,无情多是读书人!

  此刻此时此地。

  反而是漫卷经纶之人,容易瞻前顾后。

  难有书生武功绝世,或许便是此理。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皆是沉默不语。

  更有钦天监之人,请唐皇祭天,祈求天之怜悯。

  “衮衮诸公,真是让朕失望!”

  大殿之上,唐皇拂袖大怒。

  “若大唐只能跪服以求存。

  那朕宁愿无有大唐!

  如今长安之中有武道天柱。

  又有武道传下,三月化龙,长安之中,已然有潜龙出世。

  还畏畏缩缩,当真是鼠目寸光!”

  “陛下。”

  言官苦口婆心。

  “天众屹立巅峰,底蕴深厚。

  而所谓武道,摆上台面不过三月。

  这是以卵击石啊。”

  “这世上,没有十全把握之时。”

  唐皇冷哼道:“若是朕听你们废话,今日坐在这里的,或许就不是朕了!”

  一言既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那一桩禁忌,从唐皇的口中说出。

  足以让任何人胆寒。

  “取朕秦王甲!”

  唐皇大笑道:“让朕看看,那天帝,比朕强在何处。

  何以朕执掌朝堂,天帝却总览三界!”

  秦皇,唐皇登基之前的王号。

  秦王世民,自沙场搏杀而出,乃隋末之后,第一真龙!

  “秦王甲,微臣取来了!”

  大笑之中,黑脸大汉挺身入朝堂。

  持双锏,面如黑炭。

  门神尉迟恭是也!

  尉迟恭哈哈哈大笑,体脉之中,气血流转。

  “天众有八大金刚,四大天王,两大护法!

  可陛下也有秦王府猛士!

  凌云阁中,岂有贪生怕死裹步不前者!”

  唐皇未死!

  秦王府猛士,那是一个时代的最强将星!

  程咬金,秦琼,尉迟恭。。。。

  没有修行之法之时也就罢了。

  如今武道现世。

  哪怕只是短短地三月。

  也足够了!

  “修我戈矛!”

  唐皇走出大殿,身后是一个王朝的怒击!

  “杀上九天!!”

  长安城中,满城求战!

  云上的黄金大道,轰然与长安相连。

  云上垂下黄金大道,其中天庭正卒守候。

  天罚将至!


  (https://www.baishuzhai.cc/ibook/102/102843/6415539.html)


1秒记住百书斋:www.baishuzhai.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zhai.cc